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伸出蘭花指》的時代悲劇

我看章詒和的小說總看見鬱結,也許,大時代太多悲慘故事,連白描都見血淚斑斑。

《伸出蘭花指--對一個男旦的陳述》是好看的,主角是難得一見的乾旦,同時會誘姦男孩,不能簡單稱他為好人或壞人。時代轉變更令他難以適應,甚至無法生存,怎樣才可活好一輩子呢?

看一百本關於文革的書籍,自然看見歷史真貌,這是其中一本值得細讀的。


這本編排用心,由一段到煞尾都印有花旦手勢,二十個手勢款款不同,讓讀者稍稍明白蘭花指。




書籍簡介:

從小就是戲迷的章詒和,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且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傳統戲曲多年,她將自身的見聞與研究融鑄成一部中長篇小說,描述一個男旦的誕生與殞落,除了道盡此一藝術領域的巧妙與涵養外,身為男旦的辛酸苦楚、駭人聽聞之處亦在其中,令人讀之欷歔。

   目錄

一段:   玲瓏美玉
二段:   雌男登場
三段:   人活一世  花開一春
四段:   玩男旦的都是男人
五段:   喝茶不能無壺  下棋不能無子
六段:   買房置地
七段:   事情會是這樣
八段:   隨機應變
九段:   避禍
十段:   拚死拚活未必紅
十一段: 路邊廢棄物
十二段: 無藏身之所
十三段: 重溫輕佻與放浪
十四段:  「內控」
十五段:    誤了俺武陵年少
十六段:  誰知未來會怎樣
十七段:  不需要太堅強
十八段:  貂蟬
十九段:  今夜少幾人
煞尾
後記
作者簡介:
章詒和
章伯鈞之女。一九四二年生於重慶,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著有:《往事並不如煙》、《伶人往事》、《這樣事和誰細講》、《章詒和散文集》等書,以及女囚系列小說:《劉氏女》、《楊氏女》、《鄒氏女》、《錢氏女》。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淪陷時期香港文學


最近有不少人問香港人如何捱過三年零八個月?

在我的成長階段,香港人一直想追上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等國際大都會,憧憬美好的將來,深信香港可以站在國際舞台光芒四射。

不知由哪時開始,香港人失去憧憬,只求守護現有的,但大家珍惜的一切仍逐漸消失,然後,愈來愈多人問:「淪陷時期的香港人是如何過日子?」

首先,不少香港人在淪陷前離開,加上大量人不正常死亡,香港人口大幅減少。留下來的人大多陷入人生最黑暗階段,但仍要好好生活,起碼要努力活下去,在日軍統治下,文人依然在報刊寫稿。

盧瑋鑾、鄭樹森主編的《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為歷史保留第一手資料,全書逾六百頁,兩位作家的文章都好看,細讀後,自當明白亂世生存不易,有幸安身立命的話,就算無法幫助他人都不要胡亂攻擊人。

香港有許多選集,從不同年代的香港文學選集可見城市變遷,最悲情的就是《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

葉靈鳳在淪陷時期的小說創作很感人,尤其是「一對可憐的夫婦:都市的憂鬱之二」,刊於1944年12月《華僑日報》。小說寫女人為免丈夫和孩子餓死,接受頭房阿嬸獻議賣淫,買柴和米回家後,男人開心煮食。她忍不住問丈夫為何不問錢的來歷,男人說頭房阿嬸說了。女人異常傷痛,問丈夫可恨她。男人說問人借到錢是運氣。

小說的人置身悲慘世界,女人為家人賣淫,當然不會如實說出來,知情的頭房阿嬸為女人說了善意謊言,這種非常時期的謊言不得不說,最好隱瞞男人一輩子。

從葉靈鳳和戴望舒的作品所見,兩人都有掙日治時期稿費,不過,他們都是善良的人。

劉以鬯編 《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 選入葉靈鳳「釵頭鳳」,如小說名所示寫陸游和唐琬的故事,也許創作手法較優異,但我覺得他寫都市的憂鬱更感人。然而,沒有人想再見那樣的都市憂鬱。

書店簡介:

本書以葉靈鳳、戴望舒兩位重要作家為綱,以二人於香港淪陷時期之著作及翻譯情況,折射那一段非常時期的香港文藝面貌,並藉日記、書信、檢舉附敵建議書、作家自白與後來專家分析等參考資料,呈現文藝與政治間之複雜糾結。

 

從小說看香港百載變遷

劉以鬯編《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選取1901年至2000年的小說,同時記錄香港百載變遷,試想2001年至2100年的小說選如何選取,今日就要活好自己本份,力所能及的話,不妨扶人一把。
人生不過是時間的陪葬品,不必爭名奪利。
中三時,在學校圖書館借閱劉以鬯《酒徒》,覺得很好看。當年不懂鬯的讀音,覺得似皂字,教妹妹讀“拔”,懶得查字典就是這樣。
小說看得多就想自己創作,完成小說「與天使同住」後,投稿到劉先生主篇的《香港文學》去。第一次投稿就接到他的電話,記得他說,寫得好好,繼續寫啦,有稿就再寄嚟,係咁啦。
嗯,當年是郵寄投稿的。
劉先生的讚賞並非客套話,他編選《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收入我的首篇投稿。
即使預知被「文化人」嘲諷、排擠和誹謗,我依然會從事文學創作,並非文學兩字特別高尚,而是我從一開始就在文學雜誌寫稿,如果我的創作不是文學作品,豈不是侮辱編輯的眼光?
劉先生選輯香港小說百年精華,為香港文學和歷史留下重要紀錄,感謝他主編《香港文學》期間選用我所有投稿。





書介

這一個世紀,香港跟世界上所有地區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香港的短篇小說也經歷了從萌芽到成長的各個階段。和香港歷史一樣,香港短篇小說的成長也是很不容易,很可貴的。一百年過去了,今天,我們從百年香港短篇小說來回顧香港歷史的種種側影,別有滋味,也別有意義。

劉以鬯先生在香港從事文學創作超過五十年,寫小說,主編文藝副刊,辦文學雜誌,對香港文學創作做出不少貢獻,由他來精選《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再合適不過。


本書特色:

一、本書為嚴肅文學合集,雖亦面向大眾讀者,但整體上具有較高的學術性;
二、本書所有小說為名家精選出來,每篇均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或文學史價值;
三、本書所有小說的選取年限是1901年至2000年,按時間順序排列,展現出整個二十世紀香港的發展歷程和種種生態,具有濃厚的時代感和時代變遷感。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余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

初看的時候未曾踏足西藏,去過西藏兩次之後重看,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

余純順是世上唯一徒步走過全西藏的人,生前死後都有不同圈子的不同爭議。我認為批評他的人沒有他的識見,他並非不知危險或自卑好勝,只是為完成個人願望努力。批評他的人用相同標準自我鞭策已經很好,不必貶損他人。


余純順遇上道士勸他不必走下去,如果他接受勸告,他和母親或仍在世,但他選擇繼續走下去。道士說,那也行。



書籍簡介: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1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餘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他沿途寫下數百萬字日記、遊記,記錄了祖國各地的自然景觀、民俗風情,成為反映國情民情的珍貴資料。


本書是余純順留下的唯一一部完整的遺著,詳細記敘了他二進拉薩、穿越川藏、青藏、滇藏、新藏、中尼等五條天塹公路,遍訪“世界第三極”的全過程。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幸福的一代《梁春發文集》



   看《梁春發文集》(一九九六年出版)有說不出的親切感,也許作者是生於一九三四年的順德人,他的想法跟家父的接近,儘管家父沒有他的財富。


文集由青文書屋印製,在青文結業前,有次上去買書,店主羅志華送給我的,好像說有空可看看,我隨手放在書櫃,最近才拿來看。
梁春發很有老香港的善意,不如貼上他的一篇文章,讓大家看看,現在的香港人不會這樣,貪婪的「收成期」和惡吏更不會。

梁春發是建築師,更是祖傳的梁蘇記遮廠管理人,他決定結束遮廠,這間百年老店故事變成舞台劇《人間有情》,香港人人情味濃,這才是我認識的香港。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卡夫卡的妹妹

《卡夫卡的沉思》是作者三十歲時出版的小說集,沒有《變形記》後的沉重,有些幾百字的小小說不但篇幅輕盈,連內容都比較輕鬆。

卡夫卡的人生比小說傳奇,看罷關於他三個妹妹的簡介,更覺難過,她們都死在納粹集中營,如果卡夫卡活到五十七歲,他的命運也許一樣。



博客來介紹:

   這是卡夫卡的第一本書,完成於1912年,出版於1913年。  

中學時,卡夫卡開始閱讀尼采、歌德等人,也嘗試創作,但都沒有留存下來。1902年弱冠之際,卡夫卡與一生知己布勞德(Max Brod)相遇,布勞德深識卡夫卡的才華,為其安排發表文章、介紹出版商,想和大眾分享這些文學珠玉。1913年1月,卡夫卡的第一本書《沈思》(Betrachtung)問世,之後作品陸續出版。

以下是本書出版之後《柏林日報》(Berliner Tagblatt, 04.16.1913)給他的評語:

 這是一位敏感纖細的作者所寫的奇異佳構。卡夫卡和其他布拉格人不同,他是個步步為營的人。「知道他的人都歡迎他。」讀者不知道他筆下的「她」是不是叫愛瑪(Emma),「他」是不是叫爾文(Erwin)。且不論是「他」或「她」,都不是經過老練逐步的刻劃而成的完整飽滿的人物。卡夫卡步步為營,他用字多有寓意,刻意含蓄,沒有一目瞭然的感情。他寫書—通常是一本樸實無華的書—從來不是一以貫之,從來不是脈絡分明,從來不是建構工事。何以見得?如同每一部失傳的傑作,這裡的文字無法言詮,難以套入一般的分析框架,獨立自恃,堅持在本身的價值中安身立命,同時卻又無比脆弱,一陣微風就可以吹走。

  卡夫卡小心敏銳,呈現出細小的動作,不落情緒,彷彿無法抹滅的清冷夢境裡稀罕的意象。在他這本含蓄自持的小書淡出時,我們看到的是精巧細緻的姿態,聽到的是即將消逝、再難尋覓的生命過客所說的旁白。這類沉鬱(但多所啟發)的作品只有在政治氣氛濃厚、但不對外擴張、且非十分健全的國家裡才寫得出來。卡夫卡只有像這樣做著筆記時,才顯露出肯定自許的語態。他所說的,彷彿是那些無人疼愛、安靜無聲的人在悄聲低語;這些被趕到牆角的人,只有在加入奧地利帝國議會(Austrian Imperial Parliament)的王國和國家中才找得到。一首奇異的散文詩,沒有所謂畫龍點睛,少了點阿騰博(Peter Altenberg, 1859-1919)的機鋒。

這是一位敏感纖細的作者所寫的不凡佳構!

—埃稜斯坦 (Albert Ehrenstein, 1886-1950)《柏林日報》(Berliner Tagblatt),一九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作者簡介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7月3日生於布拉格,希伯來文名Amschel。父親赫爾曼(Herrmann)為百貨批發商,母親茱麗葉(Julie)的家族則有虔誠的猶太教長老、醫生等。胞弟二人幼年夭折,之後有三個妹妹。

  14歲開始寫作,但早期作品全被他銷毀。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23歲完成法學博士學業,在民事法庭實習。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

  卡夫卡的作品生前大多未發表,且不想出版。主要作品為短篇小說集《卡夫卡的思與言》(Betrachtung, 1912)、《變形記》(Die Verrwandlung,1915)、《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 1919)、《鄉下醫生》(Fin Landarzt, 1919),和三部他去世後才出版的長篇小說《審判》(Das Urteil, 1925)、《美國》(Amerika, 1927)、《城堡》(Das Schloss, 1926)。1935-1937年,一生支持並出版他的作品的馬克斯. 布羅德(Max Brod)整理第一版的《卡夫卡全集》六卷刊行。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記者調查的紀實報道文學

       記者為了深入報道基層市民生活而虛構身分是否等同說謊?

       負責任的記者查冊可算犯法?

       相信大家都有答案,《資深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寫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2009年全球經濟不景,最受影響的是基層市民,今年一樣,明年亦不樂觀。不過,年年難過年年過,明知困難,大可保持樂觀心情面對。


       生活艱難,有些人難以保持心平氣和,我認為最無聊的是鬥人。窮人更加不用互相踐踏,可以讓人的話就讓人一步,許多事情是抬抬手就會過去。

        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寬容,只能選擇做寬容的人。


博來客介紹:


       法國2010年最具話題及爭議性的紀實報導文學
  一出版立刻撼動法國社會各階層!

  當金融風暴橫掃全球,連就業服務中心都面臨裁員危機之際,
  週刊資深特派員化身臨時工,帶你直擊社會最底層現況!

  我得意洋洋地大聲說:「什麼工作我都做。」
  「在這裡,每個人都這樣。」坐在電腦後面的年輕男孩說。
  我問他目前有些什麼工作。
  「什麼都沒有。」

  全世界都壟罩在金融危機之下。然而,金融危機一詞除了成為一般人口中的話題外,到底是何樣貌?對真正三餐不繼的人而言,金融危機到底是什麼?為了親身體驗一名收入在平均線以下,甚至沒有收入的人如何過活,本書作者芙蘿倫絲.歐貝納毅然放下家庭、親友以及她在《新觀察家》週刊資深特派記者的工作,化身法國最底層社會的失業勞工。

  天天前往就業服務中心報到的歐貝納,最好的狀況,也只是能同時兼幾份臨時工,在各個相距遙遠的工作地點間,開台耗油的破飛雅特奔波往返。那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工作非常稀有,可以歇息的夜晚非常短,大家被剝削得十分嚴重;在那個世界,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因為沒有保險負擔看病的錢,蛀牙只能忍耐牙痛、耐心等待滿口牙全部掉光,才能換得健保給付的假牙度過往後的日子……

  在六個月之後,歐貝納終於獲得一紙長期工作合約,內容對那一行而言簡直是奇蹟:每天早上五點半到八點,時薪八.九四歐元。在歐貝納自訂規則中的一條,正是一旦拿到確定的長期工作合約就得罷手,因為不想占掉一個真正的職缺。於是,歐貝納在那間為此實驗租賃的小房間裡,寫下你手中的這本書,希望能藉此小小機會讓那個世界的人發聲。如果你也關心底層勞工階級,就請翻開這本書,試著了解,並好好深思這樣的社會結構問題我們能做些什麼。

作者簡介

芙蘿倫絲.歐貝納 Florence Aubenas

  生於一九六一年,畢業於法國記者專門學校。職業生涯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自由報》的記者,後轉至《新觀察家》週刊任資深特派員。多次深入盧安達、阿爾及利亞、伊拉克等動盪不安地區作採訪報導,曾於二○○五年在巴格達被擄為人質達五個多月,法民眾發動請願、示威抗議,幾乎是全國動員呼籲釋放這名女記者,最後在法國政府付出高額贖金後獲釋。二○○九年,獲選為國際監獄觀察組織會長至今。

譯者簡介

顏湘如

  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現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千禧三部曲》、《波特萊爾是條狗》、《別相信任何人》等。

目錄

推薦序 003
前言 013
一、鍋巴 016
二、屠宰業 028
三、午餐 040
四、野獸 051
五、女傭 063
六、啟事 074
七、廁所 087
八、牙齒 098
九、白馬 113
十、工會 125
十一、告別派對 134
十二、烤肉區 148
十三、嗜好 159
十四、蠢女人 171
十五、野餐 184
十六、蜘蛛網 198
十七、就業列車 214
十八、商定發展區 227
十九、咪咪 240
二十、長期合約 253
後記 266
致謝 268

前言

  發生了金融危機。記得嗎?以前曾經發生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去年。

  金融危機。大夥兒的話題總離不開這個,但只是不知所以然地閒聊,也拿不出解決辦法,甚至連眼睛都不知該往哪兒看,在在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就要分崩離析。然而,我們周遭的事物似乎始終待在原處,像是動也沒動過。

  我是個記者:我覺得自己彷彿面對一個因為再也無法掌握而難以理解的事實,甚至不知該如何訴諸文字。僅餘的「危機」二字似乎轉眼間也和股市行情一樣貶值了。

  於是我決定前往一個與我毫無關聯的法國城市,匿名尋找工作。這想法很簡單。在我之前已有其他許多記者做過同樣的事,而且技巧高明:有位美國白人記者扮成黑人,有位德國金髮記者扮成土耳其人,有位年輕法國記者化身遊民,有位中產階級女性變成窮人,而我必須將這些拋諸腦後。我呢,已經下定決心見機行事。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才是令我感興趣的。

  康城(Caen)似乎是理想之選:既不太北邊也不太南邊,既不太小也不太大,而且離巴黎又不太遠,對我而言這應該是個優點。我只回過兩次家,來去匆匆,因為那邊有太多事要做。我租了一間附家具的房間。

  我保留了我的身分、姓名、證件,但只帶著一張通過高中會考的業士文憑去登記失業。我自稱剛剛和同居二十多年的男人分手,由於這段時間都由他供養,所以無法提出任何工作證明。

  我把頭髮染成金色,眼鏡再也沒有拿下,也沒有領取任何補助。

  只有極少數幾人留意到我的名字,而且態度相當篤定而堅持,其中包括一名安置輔導員、某電話服務中心的人事主管、某清潔公司的老闆。我否認自己是記者,反駁說只是同名,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只有一次,有個人力派遣中心的年輕女子很有技巧地拆穿了我,我請她保密,她照做了。我所遇到的男男女女,絕大多數都沒有提出疑問。

  我打定主意要在尋求有了結果那天,也就是取得長期工作合約那天罷手。本書敘述的正是這段追尋過程,從二○○九年二月至七月,持續了大約六個月。書中的人名與公司名稱,我都刻意加以變更了。

  在康城,我還留著那間附家具的雅房。今年冬天我回到那兒寫了這本書。

二○一○年元月,巴黎

推薦序
打破「工作」的迷思

  一接到野人文化出版社寄來《資深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的摘錄,我馬上就被吸引,因為其探討的就是目前國內外備受矚目的失業議題。諸多國家現正遭遇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的衝擊,但對於失業者的生活卻欠缺深入的描述。資深記者歐貝納以隱姓埋名的方式,搬到另一個市鎮扮演失業者,實際參與他們的生活,完成此一栩栩如生的深度報導。

  書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在描繪作者與就業服務中心的互動,十分傳神。就業中心的存在是為了引薦工作,但當工作機會有限時,它會發展出一套機制來區分求職者。對於不適合就業的人,就提供職業訓練和求職技巧。此等建構即代表失業是個人的問題。

  此外,從書中多處對失業者的貶低,代表社會給予「有工作者」極崇高的地位。朋友間甚至陌生人間最常見的問候語就是「你在哪兒高就」,此代表「有工作」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有工作」在經濟起飛的社會或許是件易事,而在失業率動輒高達一○%以上的國家,要hold得住一份全職的工作或許就得靠運氣了。

  有工作又如何呢?書中對兼差者晚上連打幾份工作的辛苦有鮮明的描述,但其所得卻是十分微薄。在國內發生過的多起過勞死事件,其中也不乏領取打工薪資者。工作所得真的比得上財富所得嗎?更有甚者,存在於雇主、雇員和兼差者間懸殊的薪資結構從未被檢討過。而工作也儼然成為「個人價值」的代名詞,社會只一味地崇尚「有工作」的人,卻不重視其工作內容或是此對個人的意義。這些都是社會對於「工作」的迷思。

  本書的描述止於作者找到一份全職的工作,但那一群每天從事多份兼差工作,領取微薄薪資的人們,其未來在哪兒?馬克斯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描繪,隨著全球化而愈演愈烈,資本家與勞工的所得差距也愈來愈大。近年來,日本社會就大力譴責資本家為了追求較高利潤,紛紛將產業移到工資低廉國家,而忽略其對本國人民的道德職責(moral obligation)。

  本文作者不愧是資深記者,將失業者的心態和遭遇描述得歷歷如繪,且寫的雖然是失業者的故事,卻不會讓人沮喪。而譯者的功力也不惶多讓,翻譯得極具原味,令人想要一口氣看完。我鄭重地推薦本書,並希望讀者在同理失業者處境之際,也能夠深思隱藏在失業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范麗娟 (東華大學民族系副教授)

調查報導的參考範本

  新聞報導可以多深入?民族誌可以多俏皮?調查報導可以多平實?與坊間其他報導文學相比,《資深記者受困底層生活180天》除了在「清潔工」這個特殊議題上表現突出,在資料的呈現方式、寫作手法上,作者的處理也是獨樹一格,整體表現極為出色。

  特色一,是作者與受訪者的接觸方式。外部人要進入受訪者的世界,絕大多數都是透過對受訪者的訪問(無論是一次性訪問或長期追蹤)。但一般來說,受訪者對於身邊日常發生的事情早就習以為常,不容易清楚回答研究者所疑惑的事情;而受訪者往往也不善言談、無法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在從事底層研究時,又更明顯。

  因此有部分研究者,不只從旁觀察,而是實際進入受訪者的生活。這種方式能讓研究者突破受訪者的表達藩籬,而「親眼看到」甚至「親身參與」受訪者的真實生活;且由於隱匿身分的關係,對受訪者來說,作者與一般人無異,遂不會因為她的特殊身分而刻意營造假象,作者因而最能體會受訪者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尤其是與權力、利益攸關的面向:得以和其他人一起寫履歷、一起造假、一起省錢度日、一起「被當成空氣對待」。

  特色二,是作者呈現研究資料的方式。無論是新聞報導或學術文章,都在資料敘述與論證分析之間遊走:有些多一點事實的介紹、有些多一點邏輯的分析。但是本書卻堅決選擇了一端:百分之一百樸素描寫她看到的每一件事情:沒有格言,沒有英雄,只有平凡的對話、平凡的畫面,淡然呈現她的親身體驗及眾多不堪入目的場景:底層民眾怎麼看待金融風暴?清潔工的生活實態是如何?不加油添醋的寫作手法,既臨摹了清潔工直來直往、毫不扭捏的生活與心思,也反過頭來強化事實的力量,讓人更能客觀接受他所呈現的事實,而不會覺得那是作者個人的偏見。

  本書無論是田野資料的選取與編排,或是寫作手法及布局,都是有志撰寫調查報導的朋友,必須參考的寫作範本。

吳偉立(資深媒體人)

  當巴黎與倫敦正在燃燒,當阿拉伯青年在廣場上抗議,他們針對的不只是政治的無能或獨裁,也是底層青年生活的困境。《資深記者受困底層生活180天》挖掘了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底層生活,只是,關於台灣青年貧窮化與底層社會的深度報導在哪呢?

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人)

  法國資深特派員歐貝納,為體驗「工作貧窮」,親自深入底層社會,投入臨時清潔工長達半年。她以烏斯特罕渡輪的清潔工為主,另兼數職,從早到晚不停工作,辛苦異常,但錢卻賺得不多,也難以溫飽,因為這些工作都是臨時性質,必須看老闆臉色,有的工作甚至只做一兩次就沒有下文。透過她自己的親身體驗,這些底層勞工的酸甜苦辣,他們的無奈,他們的同病相憐,他們的憤怒與不滿,甚至於他們生活中快樂的一面,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讓人看了會有深深的感觸與回味,也對「工作貧窮」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所以,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書,值得一讀,而我也樂於推薦。

張清富(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


會員評鑑

aboutjeff/台灣桃園縣

這本書是由法國的記者芙蘿倫斯在金融海嘯時期,從巴黎匿名到康城尋求工作的故事。她保留了身分、姓名、證件和一張高中文憑去登記失業,且稱和同居的二十多年男友分手,由於這段時間都由她供養,所以沒有辦法提供工作證明。她打定主意,當她拿到長期合約的那一刻,就是結束這段旅程的時候。

這本書讓我好奇的是法國的底層工作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因為印象中的法國總是浪漫、悠閒的喝著咖啡,但真實的現況是否如此呢?

但從書裡面敘述的過程當中,名為沒有工作經驗且年紀有一把的芙蘿倫斯,尋找一份長期的工作是相當困難的。為了最開始有基本的謀生開銷,必須先接受就業中心的安排培訓,再看是否有機會能先拿到短期的工作合約。

在金融海嘯的那段時期,每個人都對工作和政府充滿了恐慌與抱怨,在恐慌的氣氛當中,企業開始裁員讓就業中心湧入大量的失業人潮,不為別的,只求一份溫飽的工作。而在金融海嘯的法國也沒有想像中的優雅,當人陷入恐慌的時候,不同的人種都只會有相同的人性,就是不安。

而書裡的芙蘿倫斯,是一個積極尋找工作的失業人,不論是工作環境和業主的令人不舒服,為了維繫一份工作只能放棄一些堅持,只想努力的將工作完成拿到微薄的工資。一天只做一兩份工作,而這份清潔工作時間只有一小時,但是通勤開車的來回時間卻要兩小時。好幾次看到書裡面敘述的場景,都會試問自己若這樣的工作條件與工資,是否會如芙蘿倫斯般的態度。

於是看這本書的心情總是會泛起一陣的灰,對於勞工階層的工作和心情總是會有些迫於現實的無奈。最終芙蘿倫斯經歷了六個月的過程,拿到了長期合約,也代表著她可以脫離這個環境回到真正的記者身分。是否因為她的真實身分是記者,所以他並沒有真正悲觀的想法,因為最終還是可以用自己的專業賴以維生,而真正的清潔工還是依舊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

檢視下,我著想法是有些狹隘。是否清潔工就是不好呢?記者就是好呢? 這是以一般用金錢和社會關來衡量的價值觀。那工作的目的又是什麼?

應該是要以『快樂』來衡量工作的價值,但是快樂又必須在生活基本需求無慮下建構。那生活的基本需求來自哪呢?還是來自於工作上的報酬,若工作上又不快樂呢?又違背了要以快樂來衡量工作的定義。

這一循環好像又是無解的答案!

追根究底之下,只能依照每個人對生活的方式與哲學,選擇對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尋找屬於自己心靈上或是物質最大的滿足點,得到最大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