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伸出蘭花指》的時代悲劇

我看章詒和的小說總看見鬱結,也許,大時代太多悲慘故事,連白描都見血淚斑斑。

《伸出蘭花指--對一個男旦的陳述》是好看的,主角是難得一見的乾旦,同時會誘姦男孩,不能簡單稱他為好人或壞人。時代轉變更令他難以適應,甚至無法生存,怎樣才可活好一輩子呢?

看一百本關於文革的書籍,自然看見歷史真貌,這是其中一本值得細讀的。


這本編排用心,由一段到煞尾都印有花旦手勢,二十個手勢款款不同,讓讀者稍稍明白蘭花指。




書籍簡介:

從小就是戲迷的章詒和,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且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傳統戲曲多年,她將自身的見聞與研究融鑄成一部中長篇小說,描述一個男旦的誕生與殞落,除了道盡此一藝術領域的巧妙與涵養外,身為男旦的辛酸苦楚、駭人聽聞之處亦在其中,令人讀之欷歔。

   目錄

一段:   玲瓏美玉
二段:   雌男登場
三段:   人活一世  花開一春
四段:   玩男旦的都是男人
五段:   喝茶不能無壺  下棋不能無子
六段:   買房置地
七段:   事情會是這樣
八段:   隨機應變
九段:   避禍
十段:   拚死拚活未必紅
十一段: 路邊廢棄物
十二段: 無藏身之所
十三段: 重溫輕佻與放浪
十四段:  「內控」
十五段:    誤了俺武陵年少
十六段:  誰知未來會怎樣
十七段:  不需要太堅強
十八段:  貂蟬
十九段:  今夜少幾人
煞尾
後記
作者簡介:
章詒和
章伯鈞之女。一九四二年生於重慶,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著有:《往事並不如煙》、《伶人往事》、《這樣事和誰細講》、《章詒和散文集》等書,以及女囚系列小說:《劉氏女》、《楊氏女》、《鄒氏女》、《錢氏女》。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淪陷時期香港文學


最近有不少人問香港人如何捱過三年零八個月?

在我的成長階段,香港人一直想追上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等國際大都會,憧憬美好的將來,深信香港可以站在國際舞台光芒四射。

不知由哪時開始,香港人失去憧憬,只求守護現有的,但大家珍惜的一切仍逐漸消失,然後,愈來愈多人問:「淪陷時期的香港人是如何過日子?」

首先,不少香港人在淪陷前離開,加上大量人不正常死亡,香港人口大幅減少。留下來的人大多陷入人生最黑暗階段,但仍要好好生活,起碼要努力活下去,在日軍統治下,文人依然在報刊寫稿。

盧瑋鑾、鄭樹森主編的《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為歷史保留第一手資料,全書逾六百頁,兩位作家的文章都好看,細讀後,自當明白亂世生存不易,有幸安身立命的話,就算無法幫助他人都不要胡亂攻擊人。

香港有許多選集,從不同年代的香港文學選集可見城市變遷,最悲情的就是《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

葉靈鳳在淪陷時期的小說創作很感人,尤其是「一對可憐的夫婦:都市的憂鬱之二」,刊於1944年12月《華僑日報》。小說寫女人為免丈夫和孩子餓死,接受頭房阿嬸獻議賣淫,買柴和米回家後,男人開心煮食。她忍不住問丈夫為何不問錢的來歷,男人說頭房阿嬸說了。女人異常傷痛,問丈夫可恨她。男人說問人借到錢是運氣。

小說的人置身悲慘世界,女人為家人賣淫,當然不會如實說出來,知情的頭房阿嬸為女人說了善意謊言,這種非常時期的謊言不得不說,最好隱瞞男人一輩子。

從葉靈鳳和戴望舒的作品所見,兩人都有掙日治時期稿費,不過,他們都是善良的人。

劉以鬯編 《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 選入葉靈鳳「釵頭鳳」,如小說名所示寫陸游和唐琬的故事,也許創作手法較優異,但我覺得他寫都市的憂鬱更感人。然而,沒有人想再見那樣的都市憂鬱。

書店簡介:

本書以葉靈鳳、戴望舒兩位重要作家為綱,以二人於香港淪陷時期之著作及翻譯情況,折射那一段非常時期的香港文藝面貌,並藉日記、書信、檢舉附敵建議書、作家自白與後來專家分析等參考資料,呈現文藝與政治間之複雜糾結。

 

從小說看香港百載變遷

劉以鬯編《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選取1901年至2000年的小說,同時記錄香港百載變遷,試想2001年至2100年的小說選如何選取,今日就要活好自己本份,力所能及的話,不妨扶人一把。
人生不過是時間的陪葬品,不必爭名奪利。
中三時,在學校圖書館借閱劉以鬯《酒徒》,覺得很好看。當年不懂鬯的讀音,覺得似皂字,教妹妹讀“拔”,懶得查字典就是這樣。
小說看得多就想自己創作,完成小說「與天使同住」後,投稿到劉先生主篇的《香港文學》去。第一次投稿就接到他的電話,記得他說,寫得好好,繼續寫啦,有稿就再寄嚟,係咁啦。
嗯,當年是郵寄投稿的。
劉先生的讚賞並非客套話,他編選《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收入我的首篇投稿。
即使預知被「文化人」嘲諷、排擠和誹謗,我依然會從事文學創作,並非文學兩字特別高尚,而是我從一開始就在文學雜誌寫稿,如果我的創作不是文學作品,豈不是侮辱編輯的眼光?
劉先生選輯香港小說百年精華,為香港文學和歷史留下重要紀錄,感謝他主編《香港文學》期間選用我所有投稿。





書介

這一個世紀,香港跟世界上所有地區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香港的短篇小說也經歷了從萌芽到成長的各個階段。和香港歷史一樣,香港短篇小說的成長也是很不容易,很可貴的。一百年過去了,今天,我們從百年香港短篇小說來回顧香港歷史的種種側影,別有滋味,也別有意義。

劉以鬯先生在香港從事文學創作超過五十年,寫小說,主編文藝副刊,辦文學雜誌,對香港文學創作做出不少貢獻,由他來精選《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再合適不過。


本書特色:

一、本書為嚴肅文學合集,雖亦面向大眾讀者,但整體上具有較高的學術性;
二、本書所有小說為名家精選出來,每篇均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或文學史價值;
三、本書所有小說的選取年限是1901年至2000年,按時間順序排列,展現出整個二十世紀香港的發展歷程和種種生態,具有濃厚的時代感和時代變遷感。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余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

初看的時候未曾踏足西藏,去過西藏兩次之後重看,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

余純順是世上唯一徒步走過全西藏的人,生前死後都有不同圈子的不同爭議。我認為批評他的人沒有他的識見,他並非不知危險或自卑好勝,只是為完成個人願望努力。批評他的人用相同標準自我鞭策已經很好,不必貶損他人。


余純順遇上道士勸他不必走下去,如果他接受勸告,他和母親或仍在世,但他選擇繼續走下去。道士說,那也行。



書籍簡介: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1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餘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他沿途寫下數百萬字日記、遊記,記錄了祖國各地的自然景觀、民俗風情,成為反映國情民情的珍貴資料。


本書是余純順留下的唯一一部完整的遺著,詳細記敘了他二進拉薩、穿越川藏、青藏、滇藏、新藏、中尼等五條天塹公路,遍訪“世界第三極”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