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關於香港文學

  多年前讀設計學院,素描導師是香港的著名畫家,他說童年家貧,看見同學和朋友學琴和各種樂器,即使有興趣都知道無法進入音樂世界。幸好世上有畫,只要有一枝鉛筆,就可以隨處繪畫。
  《小王子》作者在散文集《風沙星辰》寫他在火車遇見波蘭礦工的兒子,彷彿看見一個莫札特被殺死。就算窮小孩是另一個音樂神童,也不可能展現音樂才華。看書的時候想起素描導師,要是那個礦工的兒子是另一個畢加索,只是他想畫,仍可用黑碳發展所長。
  一枝筆和一張紙可以用來繪畫,更可以用來創造自己的文字世界。當我有錢買疊原稿紙而無錢買樂器或電腦時,我選擇寫作,或是寫作選擇我,因為寫作有稿費,繪畫更難掙錢。
    
  余非和陳潔儀編著的《香港文學這樣讀》上下冊以年代劃分,主要讓中學生和大學生加深對香港文學的了解。在香港人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不多,我幾乎直接或間接認識下冊提及的人。比方說,書中將我和周淑屏寫在一句。跟周淑屏原非相識,近幾個月也認識了。因為她是《小魚的秘密》的策劃編輯,寫作圈子實在太細。
  
  每個讀者都擁有自己的閱讀和詮釋空間,《香港文學這樣讀》可為讀者提供多一個角度閱讀香港文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